top of page

主題4 博物館如何生產歷史知識(二)
  展示/展演的技藝

  • 報名日期:即日起至2018年7月31日(二)

  • 上課日期:2018年8月17日(五)

  • 上課時間:9:30~16:30

  • 上課地點:
    國立臺灣博物館 - 土銀展示館.3F簡報室(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5號)
    交通指南

*主辦單位保留課程師資、內容、時段、上課地點等課務相關彈性調整及變更的權利。報名截止後,時地資訊若有變動,將另行Email通知報名者。

​課表

*課程若有變動,將陸續更新於本課程網站,不另公告

9:30-10:00 報到

​10:00-10:15
【引言】公民參與與歷史知識生產:大溪經驗


│陳倩慧   

  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館長

10:15-10:55

博物館展示與歷史知識生產


│謝仕淵  
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

  • 展示做為歷史知識生產的機制有何獨特性?其方法為何?

10:55-11:35

展示與歷史書寫的可能性


│黃貞燕
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助理教授

  • 展示,做為一種歷史敘事與溝通的媒體,有著和平面媒體很不一樣的方法與可能性:做為成果報告的展示、做為假想田野的展示、做為參與式歷史書寫平台的展示、做為自我書寫的展示等。

11:35-13:30 午休

13:30-14:50

【博物館現場】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街角館計畫


│林依靜
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約僱助理

│黃淑媛

 街角館─大房豆干館長

 

│高慶榮

 街角館─日日田職物所館長

  • 以大眾歷史角度切入,介紹街角館計畫規劃執行的過程與反思

    • 邀請「博物館」現身說法:為什麼推動街角館計畫?如何設計?有什麼問題?

    • 邀請「街角館」現身說法:我為什麼參加街角館計畫?有什麼收穫?有什麼問題?

14:50-15:10 休息片刻

15:10-16:10

【跨域對話】
如何協助大眾成為自己的歷史學家──街角館做為一種方法

​主持人:陳倩慧 


與談人:(筆劃序)
 

│王新衡
   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助理教授

 

│呂理政
  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前館長

│陳靜寬
  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兼典藏組組長

│黃貞燕
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助理教授

│謝仕淵
  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

  • 以大溪案例為基礎,從博物館的立場,再探其中涉及的大眾歷史的課題。

    • 協助街角館成為「發現自己」的觸媒:「我的」家族史/產業史如何收集與詮釋

    • 協助街角館成為地方歷史敘事的基地:如何協助大眾成為自己歷史的策展人?如何設計展示機制、發展導覽內容?

    • 小歷史與大歷史如何呼應:街角館的可能性

16:10-16:30

【總合問答交流】

│陳倩慧 

  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館長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