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主題1菜市場大擂台:

為什麼我們愛菜市場?

近年臺灣各地從菜市場談地方學、運用菜市場做為地方資源的代表案例報告。藉此了解各地實踐者所見菜市場地方學價值何在?如何閱讀菜市場?又透過甚麼策略與機制,讓菜市場成為認識、學習的資源?

菜市場1.jpg

課表

*課程若有變動,將陸續更新於本課程網站,不另公告

09:30-10:00 報到

10:00-10:15

引言:為什麼「博物館歷史學」要談「菜市場」?

|黃貞燕(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)

|謝仕淵(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)

10:15-11:00

建國市場是社會大學

詹秀珠(看見建國市場 版主)

|施沛均(看見建國市場 成員

  • 以記錄、導覽、社群媒體與出版書籍的方式,梳理舊市場的歷史與人們的口述故事,連繫社會大眾與攤商。

11:00-11:05  Q&A

11:05-11:15 休息

11:15-12:00

菜市場劇場的五十種美好

|劉宇宸(自由文字/劇場工作者)

  • 菜市場的歷史與故事如何透過劇本的編排、戲劇的演出與觀賞,傳遞給下一個世代?

12:00-12:05 Q&A

12:05-13:20 午餐

13:20-14:05

順風年代:北館市場的八十歲

|游基倉(自由工作者)

  • 以在地市場為名的社群平台,作為調查、記錄與分享的途徑,將菜市場的歷史與在地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故事逐一蒐集與傳遞。

14:05-14:10 Q&A

14:10-14:20 休息

14:20-15:05

少年阿公的菜市場學

|方子維(音樂米創意產銷企業社 農夫/社長)

  • 面臨經濟與傳承的危機,講述菜市場故事的導覽,如何成為地方教育與食農教育的方法,以及成為連繫世代和城鄉之間的媒介?

15:05-15:10 Q&A

15:10-15:20 休息

15:20-16:05

留下苑裡老市場,給明日的記憶——

苑裡青年世代的文化行動

|劉育育(苑裡掀海風共同創辦人)

  • 透過互動式展覽、小旅行、音樂會、書寫等方式,與在地居民一同說與寫下市場的故事、歷史,來展望未來保留老市場的願景。

16:05-16:10 Q&A

16:10-16:20 休息

16:20-17:00

【跨域對話】

|陳倩慧(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館長)

|林正芳(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組長)

|謝仕淵(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)

|黃貞燕(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)

  • 菜市場裡蘊藏著地方的歷史與知識,如何透過行動來挖掘過去、連繫未來?

  • 陳倩慧館長以大溪木藝生態博館為基地,推動地方共學與大溪學建構;林正芳老師長期在宜蘭耕耘文化保存與歷史教育,致力推展宜蘭史的建構與書寫;謝仕淵老師,以近代台灣史、公眾史學與當代典藏為主要研究課題,又有豐富的博物館工作經驗;黃貞燕老師以博物館與地方、無形文化遺產學為研究領域,特別關注博物館與公民參與的方法。

  • 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們一起交流對話,從不同的面向與觀點來談論在菜市場中的文化行動。

17:00-17:20

【總合問答交流】

|黃貞燕(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)

|陳倩慧(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館長)

|林正芳(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組長)

|謝仕淵(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)

bottom of page